“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这是23岁的邳州小伙黄一鸣毕业返乡做自媒体的初衷。
(相关资料图)
黄一鸣
大学学习传媒专业的黄一鸣,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就业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摆摊销售“人造肉”。其间他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一个小镇青年的视角,用视频记录下家乡的现状及发展变化。同时,还义务帮助当地村民拍摄农业推广视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改变当地传统经营模式,助力家乡实现乡村振兴。“我希望有更多青年人看到我的视频后能参与进来,一同把这个小镇变得更好。”
黄一鸣教同学剪辑知识
大学里靠自学成了剪辑“大神”
1999年出生的黄一鸣家住邳州市邢楼镇,父母都是农民。18年夏天,复读了一年的黄一鸣终于步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为了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黄一鸣从大一开始便四处打工做兼职。一次偶然的机会,黄一鸣被一家传媒公司选用,开始接触游戏视频剪辑工作。为了能掌握更专业的剪辑技能,黄一鸣开始跟着网上自学剪辑教程,靠着不断地学习摸索,他终于熟练掌握了各类剪辑软件,开始靠着一条条的游戏视频赚取收入。“当时最高收入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块钱左右,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黄一鸣告诉记者。
渐渐地,这个剪辑“大神”在学校里出了名,不少学弟妹主动上门求教。之后,黄一鸣在学校里组建起了一支剪辑团队,由他带头传授新人剪辑技能,同时对接一些校外兼职工作。“最多的时候,团队的人数达到了六七十人。”随着团队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精进,黄一鸣还接到了不少节目制作、品牌广告和代运营的工作。回忆那段时间,黄一鸣觉得既辛苦又充足。“当室友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只有我桌子上的电脑还亮着,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时候的课外时间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没有好好享受青春,也会感觉有些遗憾。”黄一鸣说。
黄一鸣在集市摆摊
毕业后回到家乡摆摊创业
每年寒暑假,黄一鸣总是奔波于各个城市,几乎很少回家。毕业后他原本在南京的一家公司里做抖音团购业务,仅三个月时间,他的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虽然收入可观,但黄一鸣总觉得自己不是个按部就班的人,每天机械的工作状态让他觉得十分压抑。去年8月份,黄一鸣辞职回到家乡,他打算先好好陪陪父母,再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辞职后的黄一鸣没了收入来源,于是他便跟着母亲每天早上到镇上的集市上摆摊卖一种叫“人造肉”的豆类加工食品。在摆摊的过程中黄一鸣发现,镇上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打工,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年人,靠着低价出售农产品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看到这个情形,黄一鸣的内心萌生出一个想法:我要留下来建设家乡,改变这个现状!
下定决心后,黄一鸣在抖音上开了一个账号,专门更新自己每天的摆摊日常。他希望先将自己做成案例,利用他擅长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改变当地村民传统的经营思路和模式,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
随着网络关注度的提高,大学生回家摆摊的事情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其中有一些人对黄一鸣的做法表示支持,但也渐渐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读了十几年书最后还是摆摊”“你摆摊能建设什么家乡,还不如捐点钱”……面对这些议论,黄一鸣表示,一开始摆摊的时候确实觉得有些难为情,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是在做一件对的事情。“我想告诉同龄人,读过书没什么了不起,做出事、会做人才是了不起。所以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黄一鸣给留守老人送温暖
呼吁更多青年人共同建设家乡
除了自己的摆摊日记外,黄一鸣经常在视频中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拾荒的老人、过年热闹的大集、节后空荡的街道、通往市区的大巴……镇子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能成为他视频中的主角。在他眼中,这个质朴的苏北小镇,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只是缺少了公布美的渠道和人群。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开始有人主动找上门,希望黄一鸣能帮忙推广自家农产品。面对这些一辈子扎根在田野里,只会埋头耕种的乡亲们,黄一鸣承诺,只要谁家有好的产品,只要找他拍视频做宣传就决不收一分钱!对此,黄一鸣表示,喝过这片土地里每一口水的人,都有责任建设它,希望有更多青年人学成之时可以回头望一望这个承载力几十年回忆的家乡。“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代一代人人的接力,一定会把这个小镇变得更好,至于我能不能给家乡带来效益,我们未来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天
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