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一则“上海的垃圾桶在哪里”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自从搞了垃圾分类,上海的垃圾桶就集体消失了”“整条路找不到两三个”,有许多垃圾都丢在了路边的共享单车车筐里。
热搜引发了不同城市网友的共鸣:“厦门也差不多”“南京垃圾桶也少”“杭州也很难找到”……实施垃圾分类已有数年,一些人逐渐发现,在马路、步行街、广场上,丢垃圾成了一种“麻烦”。因为,很多公共场所里的果壳箱、垃圾桶“消失”了。
手里攥着垃圾逛街,可不是一种舒适的体验。有人就此抱怨,街面上的垃圾桶是否撤得太快太彻底了?有人建议,让部分垃圾桶返回街面和公共场所,重新“上岗”。
笔者认为,垃圾分类开展后,街面和公共场所垃圾桶减少,虽然会给行人带来一定的不便,但这恰恰是垃圾分类和城市治理的一种进步。它意味着,中国城市的垃圾分类,从社区、单位,不断深入到城市的角角落落、街头巷尾。客观上,它也带来了城市整洁度的提升、街面环境的美观,特别是减少了南方城市垃圾桶雨季污水横流、夏季臭气四散的现象,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减轻了城市环卫人员的工作量。
实际上,前些年,我们的舆论不乏这样的赞美。我们发现日本、韩国的一些城市街头,垃圾桶也是难觅踪影,很多日本和韩国市民养成了把在外面产生的垃圾带回家处理的习惯。我们一度惊叹这样的国民素质。在我国台湾省,一些城市同样存在这种情形。这一度被认为是高素质的表征。但是,不能垃圾分类轮到我们,带来了一些不便,便产生畏难情绪。应该讲,克服一些这样的不便,也是我们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应该承受的。
在实践中,相关部门的态度和方向也很明确。其实,在上海,2022年7月,就曾有市民致信上海相关部门,希望能增设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当时,有关部门答复,将“按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细设置、总量减少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道路、公共广场等区域废物箱设置”。在杭州,2019年8月《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除了十字路口、公交车站等重要节点,其他点位的果壳箱已经逐步撤减。总量减少,这是中国推进垃圾分类进程中城市街头垃圾桶的共同“命运”。
当然,“总量减少”也不意味着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撤得干干净净乃至一个不剩。相关部门完全可以根据科学原则,优化街面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设置,既合理过渡、逐步减少,也不至于走向极端化、一刀切。但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希望广大市民能从理念上理解这一做法,街面垃圾桶的总量减少不仅是国际先进城市治理的通行做法,也是我们开展垃圾分类的题中之义。对此,街道、社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多做一些宣传推广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公众,我们也应逐渐培养随身携带垃圾袋、把垃圾带回小区或车上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处理等好的习惯。(逯海涛)
关键词: